第827章 初见章汝京

7天前 作者: 万古青天一株柳
第827章 初见章汝京

第827章 初见章汝京

“攒局?”

望着旁边小王八蛋脸上洋溢着的强大自信和从容,王德超的脸色变得怪异了起来。

好吧,小卿总资本市场上的攒局能力,不说是天下无双,也至少是个中翘楚的级别。

卿云吐出一口烟雾,轻松的说道,“我可以随便实验,我也可以拉着其他人随便实验啊,‘一人计短二人计长三人做事好商量’的道理我还是懂的。”

王德超闻言彻底懵圈了,他看着眼前这个不过18岁的少年,心中涌起了一种难以置信的感觉。

这是啥?!

作为一个著名985的乞丐校长,他可太清楚那些科研人员的‘节操’了。

完全的就是有奶便是娘!

卿云这个条件摸出来……

特么的简直是号令天下莫敢不从的武林盟主啊?!

他意识到,卿云并非一时冲动,而是有着深思熟虑的计划和充分的准备。

卿云背后的资源无疑是他最大的优势。

于是……

“转什么院,多個学位又不费事。”王德超试图说服卿云,“无非是在材料系给你加个名字的事,又不麻烦。”

王德超觉得自己要是脑子被门夹了,才会同意这个财神爷转院!

他就不信了,只要卿云人在经济学院一天的,经济学院就不能从卿云身上多捞点好处?!

无非是个学位的事情。

然而,卿云却不肯,他立马吐槽道,“不干!写论文太费事了。”

既然自己以后要伸一只脚到学术界来,那么,什么天临元年、卢雷之变、宋许元年的一出来,到时候公众一查自己的论文……

太水,他还要脸不要的?

王德超感到有些无语,这个年轻人的思维和行事方式总是出人意料。

他摇了摇头,“论文什么的不用你操心,我来安排。”

又不是非得论文才能毕业的。

荣誉博士就不是博士了?

再说了,这小子既然要做半导体材料,至少这个学位是正儿八经学术学位的,其他的都是锦上添花而已。

想到这里,王德超轻松的问着,“你想谁来做你的导师?你点名就是了,哪怕不是我们学校的都可以,这点面子我还是有的。”

然而,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面前这臭小子奇怪的看了他一眼,“要不,还是你帮我选吧,你看谁顺眼?”

“看谁顺眼?”

望着王德超愣神的模样,他嗤笑了一声,“老校长,这显然是我带导师飞的节奏,哪里轮的上导师教我的?”

王德超牙疼的嘶了一声,心中百感交集。

他作为校长,见过形形色色的学生,但像卿云这样特立独行、自信到近乎狂妄的,却还是头一次遇到。

他心里暗自思忖,‘这小子,真是让人又爱又恨。才华横溢,背景深厚,偏偏又这么不按常理出牌。’

王德超摇了摇头,苦笑了一下,感觉自己在卿云面前,有时候更像是一个旁观者,而非引导者。

“带导师飞的节奏……”他回味着卿云的话,不由得笑了起来,“你小子,真是敢想敢说。

不过,伱倒也确实有这个底气。

好吧,我明白了,那给你配个年轻的专业课老师做助理。”

云帝闻言眨巴眨巴眼睛,“女的?”

王德超抬手给了他一个爆栗,眼皮子一翻,“你敢咩?你要是敢,我就给你配。”

他表示,反正他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

卿云讪讪的笑着,“男的好,不过年龄不要太大,免得代沟太严重了。我到时候送他上杰青和长江。”

王德超闻言,心跳都漏了半拍。他搓了搓手,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我有个外甥,也是学材料学的,刚刚博士毕业,今年27岁,巧了,之前就在之江大学,现在也正好过来了。”

卿云闻言,斜睨了他一眼,似笑非笑地说着,“怎么,你们这算世袭么?”

王德超没好气地回应道,“这是我姐姐的儿子,外甥,怎么能算世袭?”

卿云耸了耸肩,不以为意地开口说道,“随便,反正肥水不流外人田的。”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不过,他多少得有点真才实学啊。”

这年头,27岁就能博士毕业的,还是工科博士,不是天赋异禀就是背景深厚。

王德超自信地笑了笑,“放心吧,这小子我看着长大的,能力是绝对没问题的。”

卿云点了点头,“那行,就他了。”

见已经到了停车场,他清了清喉咙,“老校长,我先闪一步,章汝京说今晚无论再晚都要去他那一趟的。”

王德超不在意的挥了挥手,“去吧。别让人等久了。”

能让章汝京这样的产业大佬加入復旦大学,王德超觉得自己做的最正确的事就是给了这小子无保留的支持。

现在看来,回报远超他的预期。

这都不是钱的问题了,而是实实在在的战斗力提升。

不过看着卿云带着那个叫做萧雅的女保镖匆匆离去的背影,王德超抬起手腕看了看表,也不由得叹了口气。

都要晚上十一点了,这小子还要忙正事的……

他摸出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六子,现在马上到我家来一趟。没什么可是的!现在!立刻!马上!”

站在空旷的停车场中,目送卿云的车辆消失在夜色中,王德超转身慢慢走向了自己的车。

好吧,活该这小王八蛋几个女朋友的。

那小子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

未来……已来?

……

卿云来到章汝京下榻的宾馆的时候,已经十一点十分了。

其实章汝京在华亭是有家的,不过是有家却不能回。

没办法,他把家安在了华芯国际原来的厂区里。

当华芯国际进入清算程序,而他离职时,就只能搬出来,老婆、孩子还有90来岁的老母,在这大变之际,被他劝出去旅游去了。

而他则在復旦大学外面酒店式公寓里寓居着,反正也要不了多久就会重新住回去的。

倒也方便了卿云。

毕竟从復旦往章江跑,着实远了一点。

要不是復旦大学老校区的教师公寓实在是有些拿不出手,他都想劝章汝京住进学校里。

站在门口,望着台灯下那个伏案工作的身影,卿云还是轻敲了几下门。

这是尊重。

对国士无双的尊重。

不是国士无双太多了,而是在半导体这个行业里,有着太多太多悲壮的人物。

而眼前这位硬扛着我国的芯片行业,提前30年闯进了世界的华国半导体战神,值得他尊敬乃至尊崇。

门内传来章汝京的声音,“请进。”

抬头见到卿云,章汝京显得十分高兴,让他赶紧坐下,自己归拢着桌面的稿纸,来到茶几前。

“你来的正好。我正有些问题想和你讨论。”

不给卿云扯闲篇的功夫,章汝京就像是机关枪一般的说了起来,“我在结合你的《半导体中长期发展纲要》梳理集成电路学院的发展思路。

有个问题,关于集成电路学科设置的问题。”

卿云点了点头,认真地说:“章老,这个问题确实很关键,我之前和宋儒华讨论过,您有什么看法吗?”

“我这两天也和宋儒华探讨过,”章汝京沉吟着,“我们在讨论集成电路成为一级学科的可能性和难点。”

他清了清嗓子,开始详细阐述,“集成电路作为一级学科,首先能够明确学科边界,有助于集中资源和力量进行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

从国际上看,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是推动信息技术发展的核心,已经成为许多高校和研究机构的重点发展领域。

但是,它也面临了一些难点,首先,集成电路学科涉及电子、材料、物理、化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如何整合这些领域的资源和优势,构建一个统一的学科体系,这是一个挑战。

这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需要我们有更开放的思维和更高效的协调机制。”

他递给卿云一瓶矿泉水,自己也拿起一瓶拧开抿了一口,

“目前国内的学科和学院设置存在一些问题,这导致了半导体知识培养在大学阶段缺乏必要的贯通性。

虽然你搞得的这个集成电路学院确实已经在整合这些学科,但我觉得还不够。”

卿云认真地听着,点头示意章汝京继续。

章汝京放下矿泉水瓶,语气变得严肃起来,“在现行的教育体系中,学科划分过细,学院之间的壁垒森严。

电子工程、材料科学、物理学等学科虽然与集成电路紧密相关,但学生往往只能在自己专业领域内深造,难以获得跨学科的全面知识。

这在一定程度上……呃……我习惯直说,你别介意,这完全是限制了集成电路领域人才的培养。

你现在的整合,只是将他们归于了一个学院,但实际上还是各自为政的,材料系归材料系,电子系归电子系的,两边的学科并没有实现交叉融合。

我个人觉得,有必要对整个培养体系进行一次大的变革。”

“此外,”章汝京继续阐述,“集成电路产业不仅需要理论研究,还需要实践技能。

而我们的教育体系往往偏重于理论,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学生在校园里很难有机会接触到真实的工业流程和先进的制造技术。

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从顶层设计着手,改革现有的学科设置和学院架构。

集成电路应该成为一级学科,下设多个交叉学科方向,鼓励学生跨专业学习,同时加强与产业界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卿云点了点头,“章老,您提到的这些问题确实存在。实不相瞒,这段时间,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他本想摸出一包烟来散的,忽地想到眼前这位老爷子从不抽烟,只能忍住。

舔了舔嘴唇,他继续说着,“章老,您对王校长的书院制应该也有所耳闻,您怎么看?”

“书院制,这本来是一个舶来……”

说到这里,章汝京忽地停了下来,而后探寻的望着卿云,疑惑的开了口,

“小卿总,你是说……”

卿云笑了,“章老,叫一声小卿就好,以后我还是您手下的学生呢。”

客套了一句后,他继续说着,“章老,您说得对。要解决国内的学科设置不合理的问题,确实需要进行大的变革,但这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

这里面牵扯到体制、利益、位置,以及现实的教学压力。

即便是现在开始改革,也需要等待四年,等新一届的本科生毕业后才能看到成效。”

章汝京微微皱眉,他知道卿云说的是实情,教育改革的道路总是漫长而艰难的。

但是,他还是忍不住补充道,“小卿,时间不等人呐。我们的产业发展日新月异,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远比我们教育改革的速度快。”

他想说,如果按部就班的走流程,黄花菜都凉了。

……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