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苻坚推崇汉文化

4个月前 作者: songyvsh
71、苻坚推崇汉文化

苻坚推崇汉文化

苻坚虽然是氐族人,却从小喜欢汉文化,熟读四书五经。他当天王之后,更是到处建学校,大力推广汉文化,特别推崇儒家思想,祭祀孔子,效法汉武帝和光武帝。前秦之所以能够强盛,扫灭群雄,统一北方,是与他实行的这一治国方略分不开的。

《晋书》记载,苻坚八岁的时候,忽然有一天,向爷爷苻洪提了个要求,让爷爷请个家庭教师,他要学习文化知识。苻洪很吃惊,也很高兴,说:“我们这个民族,从来只知道吃肉喝酒,如今你想求学,实在是太好了!”

第二天,苻洪就为孙子请来了家庭教师,教苻坚学习汉文化。汉文化博大精深,苻坚如饥似渴,潜心学习儒家的经史典籍,使他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苻坚长大以后,成了享有盛誉的儒家学者。

苻坚执政以后,决心以儒家思想治国。为此,他重用汉人王猛为丞相,推行重礼尊法政策。当时,社会上不讲礼义、不尊法制的现象比较普遍,尤其是氐族贵族,许多人居功自傲,任意妄为。苻坚毫不手软,一连杀了二十多个不法贵戚,结果百官震肃,权贵们都吓得不敢放肆了,社会治安和社会风气大为好转。

苻坚在长安建造孔子神位,大规模祭祀孔子,推行儒家思想。苻坚下令,要求太子、公侯和朝廷官员,都要熟读儒家经典,军队中的各级军官,都要学习儒学,甚至连后宫的宦官和宫女,也要学习汉文化。一时间,前秦掀起了大学儒术之风,人人都埋头读书。

苻坚为改变当时人们迷信武力而轻视文化的现象,在全国大建学校,在长安恢复了太学,招聘有名望的儒家学者执教,强制公卿以下的子孙入学读书。这样,有效地培养了大批治国人才,提高了民众的文化素质。苻坚对学校教育十分重视,他坚持每月必到太学视察一次,检查学习情况,品评优劣,有时还亲自主持考试。

苻坚挑选品学兼优的学生,到各级政府机构任职。苻坚挑选官吏的基本标准是,必须“学通一经,才成一艺”。如果达不到这个标准,任何人不得为官;已经当上官职的,也要罢官为民。这样,前秦很快出现了劝业竞学、养廉知耻的风气,同时提高了官吏队伍的文化素养。

苻坚对自己的文治感到很满意,有一次,他问博士王实:“我按照圣人的教导,所做的这一切,能赶上汉武帝和光武帝吗?”

王实说:“前赵的刘氏和后赵的石氏祸乱天下,儒生所剩无几,儒家经典也散失了,其罪过与当年的秦始皇一样。而陛下英明神武,重新抬高儒家地位,大兴学堂,弘扬儒学,使社会风气大大好转。这是万世之功绩,汉武帝和光武帝怎能比得上呢。”

王实的话,虽然有拍马屁的成分,但也是有道理的。苻坚推崇儒学,把儒学从战火中拯救出来,许多失散的儒家典籍得到整理和保护,儒家文化得到传承和推广,他的功绩还是很大的。作为一名少数民族的君主,苻坚能够如此重视儒家思想和汉文化,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苻坚把儒家思想贯穿到治国策略之中,他按照儒家思想标准,大力选拔孝悌、廉直、、政事四项有德才的人才,充实到各级官吏当中。如果不是“四德”之人,即便是宗室贵戚,也不能任用。因此,前秦的各级官吏,都比较称职,这就保证了各项事业兴旺发达。

苻坚实行与民休息政策,轻徭薄赋,发展经济。他即位后近十年时间,没有进行过大型军事活动,而是致力于富民强国。苻坚重视农耕,抑制商人,下令不得提拔商人为官。为了解决关中少雨易旱问题,苻坚开发径水上游,凿山起堤,疏通沟渠,灌溉田地,百姓深受其利。在兴修水利过程中,苻坚没有征调百姓,而是征调了王侯及富豪家里的家僮奴仆三万人,这是苻坚爱惜民力的一大创举。

苻坚实行勤俭建国,他自己带头减少膳食,撤销歌乐,还亲自下田耕作,皇后也到近郊养蚕。苻坚下令,全国土以下的普通百姓,不论贫富,一律不得乘坐马车,不得戴金银首饰,不得穿锦锈衣服,节省了大量社会财富。在苻坚的治理下,前秦出现了安定清平、家给人足、风清气正的新气象,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坚实基础。

苻坚是氐族人的领袖,却有如此雄才大略和宽阔胸襟,实属难能可贵。后人对苻坚给予高度评价,有人甚至把他与秦始皇、汉武帝、李世民、康熙并列,称为大帝。

苻坚能够成就大业,是与汉人王猛的忠心辅佐分不开的。王猛作为他的丞相,在历史的将相群中,也是第一流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