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 受封大津!30万石土地!藩名:秦津

8天前 作者: 漱梦实
第754章 受封大津!30万石土地!藩名:秦津

第754章 受封大津!30万石土地!藩名:秦津!【5000】

安艺——即安艺国,日本古代的令制国之一,又称艺州,位于本州大岛的西部,毗邻长州藩。

置于各国的地方官皆统称为“国司”,相当于封疆大吏,总管该国的行政、司法、警备等一切政务,长官称为“守”,次官称为“介”。

所谓的“安艺守”就是安艺国的最高行政长官,品级为从五位下。

国司也是分为三六九等的。

日本共有六十六国,各国根据人口分成大、上、中、下四类。

安艺守属于上国,上国守皆为从五位下。

青登的原官位是正六位下的兵部大丞。

从正六位下到从五位下……直接跨过了从六位上,越级提拔!

这已经算是很不得了的高升了!

当然,朝廷所赏的这些官位皆为名誉头衔,也就是所谓的“虚衔”。

青登被封为安艺守,并不代表他就拥有了治理安艺国的权力。

事实上,安艺国的那片土地早就已经有实际统治者了,那便是坐拥42万6000的石高、由浅野家统领的广岛藩。

朝廷连脚下的京都都治理不了,又岂会拥有分封群臣的能力?

天皇和诸卿除了摇唇鼓舌、打打嘴炮之外,别无所能。

朝廷的封赏基本就是表达个态度。

表达自己对此人的重视程度,以及此人如今的地位高低。

具体的官职内容并不重要,反正也没实权。

官位的高低才有意义!

就好比说会津。

肥后国乃是大国,遍观整个日本,像它这样的大国只有寥寥的13个。

因此,“大国守”的官位非常珍贵,绝不轻易予人。

会津松平家肩负着“坐镇东北”的重任,故而才得以世袭肥后守的官位。

其中便代表了幕府和朝廷对会津的重视和信赖。

虽然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根据一直以来的惯例,“国监”多是封赏给大名的。

青登被一口气封为上国守……众人皆已嗅到其中所隐含的政治信号!

目前可以确定的是——朝廷已经获得幕府的小道消息了。

青登一定会成为大名。

而且还是疆域广阔、实力强劲的大名!

总而言之,受封安艺守只不过是让青登的头衔更加闪亮罢了。

从今往后,它不再是“橘兵部”了。

他多了新的敬称。

根据惯例,若被封为“XX守”,便能以“XX”和“X州”来自称。

比如说:松平容保是肥后守,所以他可以自称为“肥州”、“松平肥后”或是“松平肥州”。

同理可得——从今往后,旁人可以称青登为“安州”、“橘安艺”、“橘安州”,青登也能以这些名号来自称。

橘安艺……对于自己所获得的这个新称号,青登还算满意,蛮中听的。

平头老百姓的注意力都放在青登的“安艺守”的官位上。

对于欠缺学识的老百姓来说,青登所获得的这一封赏很好理解,就是成为安艺国的名义上的最高长官嘛。

至于青登所获得的另一赏赐……即“赐姓‘宿祢’”,老百姓们就不甚了解了。

宿祢?这是什么玩意儿?

仁王大人要改名为“宿祢青登”吗?

实质上,对日本政治稍有了解的人,都能马上断定——单论含金量的话,“安艺守”远比不上“宿祢”!

在获悉青登被封为“安艺守”后,西乡吉之助、松平容保……全日本的军政大佬都并不感到惊讶。

可在得知青登获姓“宿祢”后,他们无不是惊叹不已。

“宿祢”乃“八色姓”之一。

在古日本,“氏”表示出身的部族或职业,“姓”则是依据大和王权的关系来表示其身份地位。

简单来说——“姓”乃贵族头衔,是用来彰显身份、区别社会等级的。

起初,“氏”和“姓”均为天皇所赐,主要的“姓”有臣、连、伴造。

天武天皇即位后,对“姓”作了重新改订。

天武十三年(684年)10月,天武天皇下诏规定:“更改诸氏之族姓,作八色之姓,以混天下万姓。一曰真人,二曰朝臣,三曰宿祢,四曰忌寸,五曰道师,六曰臣,七曰连,八曰稻置。”

就这样,“八色姓”正式诞生。

“八色姓”的序列基于各氏祖先或与皇室关系的亲疏而定,从高到低分别为真人、朝臣、宿祢、忌寸、道师、臣、连、稻置。

实际上真正授予的是前四个姓,而后四个姓在史料中未见其实例。

尽管“八色姓”的授予在平安时代便停止实施,但历代幕府将军乃至作为太阁关白的丰臣秀吉仍以“朝臣”之姓标榜。

换言之,就是在给自己脸上贴金,好以此来抬高自己的身份地位。

从平安时代至现在,朝廷已经有好几百年未曾对外授予“八色姓”了。

如今,古老的“八色姓”重出江湖,青登成为时隔五百年后第一位获得“八色姓”的人……这着实是令人不敢置信。

西乡吉之助、松平容保等人得知此事后,纷纷派人去调查。

很快,他们就获悉了真相——近年来的尊攘运动使朝廷的权威得以回升,不再是以往的那种无足轻重的吉祥物。

外加上幕府实力严重衰颓,朝廷所受的束缚大大降低。

于是乎,诸卿决定重启古法,对功臣授予“八色姓”,以此来增强朝廷的存在感。

青登所获赐的姓乃是第三等的“宿祢”,仅次于真人和朝臣之下。

虽被赐姓,但这并不代表青登从此以后就要改名为“宿祢青登”了。

他依然是“橘青登”,不会发生改变。

他的“橘”乃是苗字,并非姓。

虽然在语义中,日本的苗字等同于中国的姓氏,但苗字是苗字,姓是姓,二者并非相同的概念,不可混为一谈。

打从一开始,青登就没有姓。

或者说:纵使放眼全日本,也没几个人会有姓。

便如前文所述,姓乃贵族头衔,不是所有人都能拥有的。

橘、千叶、冲田、木下、近藤……这些是苗字,并非姓。

苗字乃是一个家族从氏族本家分离出去后产生的新姓氏,统称为苗字。

不管有没有姓,青登依然是“橘青登”,仍然是“橘君”、“橘先生”。

唯一发生改变的,也就只有他的全名,以及他在官府公文里的正式署名了。

青登如今不仅有了显赫的官位,而且还拥有了姓,故而他的全名迎来了一个“大进化”——源宿祢橘安艺守青登盛晴。

“源”代表青登出身自源氏部族。

“宿祢”代表青登已是仅次于真人、朝臣之下的第三等贵族。

“橘”是青登的苗字。

“安艺守”是他的官位。

“青登”是他的通称。

“盛晴”是他的本名。

当然,有机会用上这个全名的场合少得可怜——甚至可以说是根本就没有。

能用上“宿祢”这个姓的场合也很少。

大概也就只能在官府公文里看见这组字眼了。

青登在官府公文里的正式名字本是“源盛晴”或“源橘盛晴”,现在变为了“源宿祢盛晴”或“源宿祢橘盛晴”。

除了要在官府公文里多写2个字之外,没有其余的变化。

……

……

虽说朝廷的封赏并无实质性的好处,但也聊胜于无了。

老百姓们以及新选组的队士们:“安州大人!”

以松平容保为首的幕府高层:“橘安州!”

总司:“橘安艺……嘿嘿嘿~橘君,你的这个新名字好像比你本来的名字还要好听呢。”

……

近日以来,青登被一声接一声的“安州大人”、“橘安州”、“橘安艺”所包围。

刚开始时还有些不习惯了。

每当有人喊他“安州”、“安艺大人”,青登总是没能及时反应过来。

但渐渐的,也就适应了。

随着清河党的灭亡,新选组的日常运作开始重归正轨。

清河八郎已死,“参谋”的职位空缺了出来。

青登暂时没有填补这一位置的打算。

首先,他麾下暂时没有能够胜任“参谋”一职的人才。

其次,它本就是为了安置清河八郎而特意设立的职务,也就是所谓的“因人设职”。

实际上,青登压根儿就不需要什么参谋。

在“过目不忘”、“神脑+9”等天赋的加持下,青登自己一人就能完成绝大部分的参谋工作。

更何况,他麾下还有着土方岁三和山南敬助呢。

军事天赋过人的土方岁三,以及足智多谋的山南敬助就已经兼任了参谋的职能。

如此一来,参谋之于青登,实乃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相比起这些虚头八脑的荣誉头衔,青登更喜欢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性的东西,比如武器、军队、金钱、土地。

因此,他压根儿就不在乎朝廷授予他的那些虚名。

对于朝廷的奖赏,他只说了声“嗯,我知道了”,然后就继续投身进忙碌的工作之中了。

近日以来,他携手松平容保和西乡吉之助,为前阵子的战事做善后。

两大阵营——佐幕派和尊攘派——自“黑船事件”以来就不断累积的矛盾、争端、纠纷,在这场历时半个多月、战场横跨京都与大和的战争中一口气爆发出来。

就结果而言,青登等人无疑是给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怎可惜,唯有一点不足——长州军的主力并未受到重创,部队主力安然撤回长州。

会萨联军竟然失手了……这着实是让青登始料未及。

他本以为坐拥绝对优势的会萨联军定能重创长州军,甚至是将其全歼。

当青登对此提出质疑的时候,西乡吉之助和松平容保双双低下头颅,面露羞愧之色。

松平容保叹了口气:

“唉……这实在是说来话长啊……”

西乡吉之助附和般地点点头:

“简单来说,有不明势力向长州伸出援手。”

二人一五一十地解释来龙去脉。

通过他们的讲述,青登大致了解了情况。

有一个实力恐怖的剑士突袭了御所,使得松平容保不得不带走一半的兵力去回防。

与此同时,前线战场上突然多出2个不像是长州人的武者。

他们的实力同样不俗,而且非常擅长打游击战。

他们依托着树林,娴熟地调动、分化、袭扰追兵,给会萨联军带来了大麻烦。

最终,就因为被拖延了太多的时间,导致会萨联军已无力追上长州军的主力。

听完二人的陈述后,青登沉下眼皮,抿紧嘴唇,暗自思索起来。

向长州军伸出援手的不明势力……实力强大的武者……

仿佛有闪电划过大脑,青登瞬间想到他的宿敌——法诛党!

斩杀了罗刹、摧毁了制作幻附淀的工坊后,青登便与法诛党结下了不死不休的仇怨。

法诛党乃是一根超大号的“搅屎棍”,到处搞事情,唯恐天下不乱。

可奇怪的是……这根“搅屎棍”已经许久没有出来搅屎了。

既未给罗刹报仇,也没有再整出什么大新闻。

青登可不相信这群脑袋有问题的疯子会就此从良。

总而言之,不管暗中协助长州的势力是不是法诛党,此事都给青登提了一个醒——目前尚未到马放南山的时候!暗处里潜伏着棘手的敌人,他们正虎视眈眈!

……

……

长州军虽撤走了,但为数不少的顽固分子仍逗留在京都。

兴许是为了发泄怒火吧,这些长州余孽四处作乱。

杀人、放火、破坏幕府设施、砍掉写有青登名字的人偶的脑袋……真可谓是无恶不作。

其行径之疯狂,令人齿根发寒,害惨了百姓。

虽然都是一些不成气候的小打小闹,但也不能任由他们胡来。

青登加派了巡町的人手,大力清剿长州的余孽。

除了长州余孽的作乱之外,京都内外再无大的风波。

一片风平浪静。

时间流逝。

平静的日子一天天过去。

终于!幕府的封赏、众人所殷切期盼的重头戏,总算是到来了!

9月20日,幕府的使者抵达京都,带来了德川家茂的手令。

这一天,青登沐浴更衣,换上隆重的武家礼装(裃)。

前来作陪的新选组诸将亦是盛装出席。

乍一看去,好不盛大、庄严。

他们与使者齐聚于屯所的大礼堂——此地是专门用来迎接贵客的场所。

正襟危坐的使者先是向青登轻鞠一躬,然后打开膝前的锦盒,取出德川家茂的手令,徐徐展开。

现场众人本以为德川家茂的手令会像朝廷的诏书一样,写满了礼仪性的,听得人直想打瞌睡的繁琐语句。

可结果,使者的第一句话就让他们震惊了。

“橘君,干得漂亮。”

德川家茂所写的竟然是通俗易懂的大白话!

土方岁三和山南敬助挑了下眉——他们身为新选组里少有的智士,很快就明白了这封“白话手令”所蕴藏的政治含义。

德川家茂是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向世人宣告:我与橘青登的关系已难以用简单的“君臣之谊”去度量!我与他之间不需要整那些弯弯绕绕的复杂玩意儿!

“多亏了你,京畿方能重归和平。”

“在收到你的捷报的时候,我就已经想好了要给你什么样的奖赏。”

言及此处,使者适时地停顿了一下。

众人万万没想到这么快就到了重点内容!

这一刻,众人的心都悬到了嗓子眼。

在一股股视线的集火下,使者再度开口:

“从今往后,大津城便是你的藩厅了,琵琶湖以南的30万石的土地,归你所有!”

“如此一来,贵藩的名号便理应为‘大津藩’。”

“不过,我觉得该名实在是欠缺威风。”

“所以,我决定特赐一名给贵藩。”

“唐土的周廷曾封秦室于西疆,命其抵御西戎。”

“橘君,我希望贵藩也能像秦国那样,为幕府镇守西疆,保西疆的太平,成为西疆的定海神针,使宵小之徒不敢来犯。”

“因此,贵藩的名号便定为‘秦津’了!”

“秦津藩之主,望请你再接再厉,切莫辜负我对你的期望!”

使者说完了。

他缓缓收起手中的手令,而后又向前方主座上的青登轻鞠一躬。

静……

打从刚才开始……准确点来说,是打从使者念到“从今往后,大津城便是你的藩厅了”的那一段开始,全场就变得一片寂静。

静得可怕!

静得就连使者鞠躬时所引起的布料摩擦声,都显得那么刺耳。

直至好一会儿后,稍微缓过神来的青登才深吸一口气:

“是……在下……不,秦津领命!”

*******

*******

求月票!求推荐票!(豹头痛哭.jpg)

PS:其实,前文已经有过“青登将会被分封到大津”的隐晦铺垫了。德川家茂和天璋院上洛的时候,青登曾与天璋院一起观赏大津的美丽风光,豹豹子特地多费了笔墨去介绍大津。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