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6章 来自火星的孩子

1个月前 作者: 槭落枫叶
第1886章 来自火星的孩子

第1886章 来自火星的孩子

嗖!

一道流星拖着长长的尾巴,划破黑暗的帷幕,给这浩瀚的宇宙,带来一缕堪称璀璨的亮光,尤其是那长长的光尾,更是拉长到几十万上百万公里之巨。

如此长的光芒,却是笔直的向前,不管经过的是岩石,还是行星,甚至于恒星,都不受来自星体引力的影响,仿佛万有引力定律在它身上失去了效用一样,自然不会发生引力透镜现象,成为了宇宙间最为奇特的光。

就这样,宇宙中可能唯一一束完全笔直的光,拖拽着长长的尾巴,穿过了一个又一个星系,通过了一扇又一扇的星门,从一个宇宙到一个宇宙,路程已无法用光年来计算,而是要用宇宙为单位了。

还在使用化学燃料的人类,穷尽百年、千年甚至万年,都难以企及这束光区区一秒的路程,由此可见这束光跨越的距离有多远。

只因这束光并非单单的光速前行,而是超脱了物质世界,如若将其飞行路线,在空间中描绘出来,那么其飞行出的光之轨迹其实并非一条直线,而是蜿蜒如蛇形,甚至还不止一次的绕了一个又一个的圈,和直线是完全不沾边。

这就是时间的连续性和空间的间断性。

哪怕是光,也无法避免,更无从逃脱。

“终于.快到了。”

化身为光的迪迦,在光芒中前行。

这是光子形态下,进入到的量子领域,没有实体、只是纯粹的能量,是奥特曼长距离移动、跨星系旅行的必备姿态,也就是昭和时代的地球人类‘经常’看到的‘红色光球’,就是奥特曼来到地球和离开地球时的样子。

低能耗、高效率!

以这样的姿态,在宇宙中能够飞行很长很长时间,跨越很远很远的距离。

属于但凡有点经验的奥特曼,都能使用的基础技能。

只是哪怕达到了光速,在宇宙的尺度里,依旧是慢如蜗行,莫说是跨越星系,哪怕是穿过一个恒星系,也要一年甚至更久的时间。

这就是对浩瀚与渺小,最为直观的阐述。

不管你有多大,相比宇宙依旧是无比的微小;不管你有多强,对于宇宙来说依旧是微不足道。

灭世又如何?

歼星又如何?

莫说是宇宙,仅是一个星系,都有几千亿颗恒星、上千亿个恒星系,歼星、灭世,对一颗星球来说是灭顶之灾,可对星系乃至宇宙来说,却是不值一提的九牛一毛,比人身上掉块头皮屑都不如。

越是无知越是狂妄,越是渊博越是敬畏。

迪迦此行的最大收获,不是‘意外’获得了一批武器装备,而是知晓了天地的广阔和宇宙的浩瀚。

宇宙之多、之广阔,让个体的力量显得尤为薄弱,哪怕是奥特曼,和这浩瀚的宇宙相比,也不比人类好多少。

这也让迪迦明悟了,当初奥特之父成立宇宙警备队的原因,其中必然有让奥特战士走出去,去更多的星球、看更多的世界、交更多的朋友,只有视野开阔、认知丰富了,才不会坐井观天的狂妄。

这恐怕也是光之国这么多年,才出了贝利亚和托雷基亚两个‘败类’的原因之一吧。

迪迦心中如是想着,一头扎进了前方这颗漂浮在星际尘埃中的‘星门’,球形的透镜状,体积相当于十颗地球,通体是黑色的,但却有着无数的发光星系在其上,就像是一个屏幕,向着这个宇宙,展示着‘门’对面的星系。

这和迪迦离开时所穿过的那个‘发光的星门’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是相反。

那个通体发光,如璀璨的太阳一样,照射在星际尘埃中,因丁达尔效应,而产生了一条条蜿蜒的‘光路’,似是指引着跨宇宙旅行者;而面前这个才是真正的‘星门’,因为通体镶满了星星。

在迪迦冲进去后,铭刻在星门上的所有星系就开始迅速的‘放大’,随着迪迦的持续向前,前方这颗星系的尺度也同步增大,而星系之间的距离更是飞速的增加,看上去很像是周围的星系在快速远离。

可近在咫尺的星系,却依旧没有靠近一点,就很有种望山跑死马的意味。

很早就看到了山峰,但距离到山脚下还有好几个小时车程。

此刻迪迦所面临的就是这样的情形,明明一直在以光速往前飞,可拉近的距离却是微乎其微,反倒是‘远离’了周围的星系,已成了遥不可及。

“这个星门.很有意思啊。”

迪迦在心中想着,根据光之国的最新资料,星门并非只有‘光路’一种,目前发现的已有数十种之多,并且肯定还存在更多种类的星门,只不过尚未被光之国发现和记录。

这也让人更加感慨宇宙之神奇、星门之瑰丽。

只能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心中想着,迪迦已停了下来,并从光量子形态,变为了具有实体的模样,此刻已从星门中离开,完全进入到了宇宙之中,自然可以使用超空间通道了。

抬起双臂,交叉在身前,伴随着彩色计时器的闪耀,释放出大量的光能,输送到双手之上,然后再凝成两道光束,自迪迦的手掌之中发射出去,在千米之外碰撞在一起,当即扩散开来,刹那间形成了一个扩散的光球,正是超空间通道——虫洞!

“下一站,太阳系!”

迪迦说着,已纵身飞入其中,瞬间消失不见了,而后这个用光能构建的临时性虫洞也随之塌缩,眨眼间就消失不见了,就好像从未出现过一样,让宇宙恢复了如初的黑寂。

—·—·—·—·—·—·—·—

而此时的太阳系里,作为绝对核心的太阳,正带着一众小弟:八大行星及附属的一大堆卫星,还有散布在太阳系内大大小小的矮行星、小行星、彗星、石块、冰块、星际尘埃等等物质,随着银河系第三悬臂的亿万星体,在核心黑洞的强引力作用下,以每秒两百二十公里的速度,在宇宙中一路狂奔。

不过速度虽然如此之快,但就像乘坐时速几百公里的火车一样,哪怕你在火车上蹦起来,也不会被火车抛到后面,甚至若非火车的震动和窗外景色的变化,怕是都感觉不到自己身处高速移动的列车之中。

而这就是真实的宇宙,所有的物体无时无刻都在做着运动,离开行星就需要考虑行星的运转速度,离开太阳系就需要考虑太阳系的运转速度,离开银河系就需要考虑银河系的运转速度。

相当于人挤人的广场上,所有人都在移动着,一旦分开来,想要再相见就非常的困难,不过幸好,星体的运转都是有迹可循、有规律可察,只需要精密的计算,就能够精准的相遇。

就像现在这艘从火星出发、前往地球的宇宙运输飞船,它在完成加速后,就在空旷的宇宙中‘滑行’,直至见到地球后,才会开始减速,然后进入到地球引力轨道,接着就是降落到地面。

科技的发达,让这一系列的操作,都不需要人工完成,全部交由计算机的智能程序自行运转,在肉眼看不到的数据空间里,做着复杂的计算,让这艘宇宙运输飞船沿着这条只存在于电脑里的轨道,持续的‘滑行’,最终抵达地球家园。

也因此,待到宇宙飞船的加速完成、自动驾驶功能开始运作后,船长和副船长就将目光从总控台移开来,转而忙碌起其他的事情来。

或喝茶、或休憩,亦或者浏览新闻、观看影视等等,总归是要找点事情做,来打发接下来的‘无聊’时间,不然的话,这旅程可就太枯燥了。

虽然说,根据规定,哪怕是开启了自动驾驶,也需要至少一位驾驶员坚守岗位,一丝不苟的盯着仪表盘。

只不过这项规定早已名存实亡,究其根本还是宇宙运输飞船的自动驾驶功能,在地火运输的六年间,没有发生一起事故,也没有出现一次的错误,在驾驶员,尤其是老驾驶员的心中,早已打上了‘安全’的标签,获得了广大驾驶员的信任,才会放心的将注意力放在其他的事情上。

这也是人类社会的各行各业的常态,刚入行时那是小心谨慎,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但当一切都习以为常后,基本就开始为了‘偷懒’而走各种违规的捷径,就像宇宙运输飞船的驾驶员,基本都是开启自动驾驶后,就各忙各的事去了,顶多时不时的瞅上一眼,确认没问题,根本找不出多少人还在严格遵守规章制度,而这样的人也不是那么的受欢迎。

人类的天性就是惫懒,工作时那更是恨不得化身为‘懒狗’,一秒钟都不想挪窝,毕竟就这点工资谁还能卖命不成,顶多认真的摸一会,过了精神期马上就变得萎靡不振,开始数着秒过日子。

就像现在,自动驾驶功能基本和‘摸鱼’连在了一起,一旦开启自动驾驶功能,就会让驾驶员‘自动’开始摸鱼。

身穿TPC制服、佩戴着代表船长胸肩臂领章的山中,娴熟的从座位旁的小抽屉里拿出一包外包装极为精致的茶叶,小心翼翼的抖出几片来,落入到太空杯之中,收好茶叶后,才往太空杯里倒入大半杯的开水。

刹那间,茶香随着热气一起飘出、散开,让并不算很大的驾驶舱弥漫着茶香的气息。

“很香啊,船长!”胸口上挂着沧田身份牌的副船长当即赞美道:“花一样的清香,好久没有欣赏到了,这次回地球要好好的看上一看。”

“是啊!”山中船长盖上杯盖,望着面前屏幕上显现出的浩瀚星空以及那颗最为明亮的星星,道:“真希望地火航班能再多一些啊。”

虽然说TPC已将地球到火星之间的宇宙运输飞船常态化,并在一年前,来往于地球和火星之间的宇宙运输飞船也不再是只运输货物,改建出了用于客运的船舱,来让地球的人员前往火星、火星的人员返回地球,从而增加地球和火星之间的往来。

但是人类的科技再发达,也无法违背星体运转的自然规律,地球到火星的航班依旧要遵循霍曼转移轨道,而非走两点之间最短的直线,这就意味着两颗星球之间的距离越远,所耗费的时间就越长。

哪怕宇宙运输飞船已普遍安装了麦克斯动力系统,听闻过段时间还要换装更加高效的新麦克斯动力系统,但也只是让地火航班持续时间长一些。

待到地球和火星之间的距离拉的太远时,运输的成本和耗费的时间就会变得非常的高,远不如待到地球和火星之间距离较近时,来一波集中运输来的划算,因而每两年为一周期的地火运输中,地火航班有将近一半时间是停运状态,只有等地球‘追’上火星再继续开启。

因而地火航班的常态化也只是相对以前一年到头没多少时间能够用来运输货物来说,依旧属于不准时的航班,出行不仅需要提前规划,更要留出余量,来应对突发状况。

原本地火航班已到了暂停阶段,不过这次的‘货物’有些特殊,所以才又特意加开了一班,让本该在火星度过‘停运’的山中船长和沧田副船长得以从火星返回地球,并能够在地球待到地火航班重启。

这相当于给他们放了个长假,还是在地球待着,简直不要太美好。

因而两人是激动不已,早早就筹划好在假期里,要做的事情,以致于现在都忍不住讨论起来。

“真感谢发明暑假的人啊。”沧田副船长由衷的说着,目光放在右手边的屏幕上,那里显示的是客舱的画面,并非是往常的大人,而是一群小学生,正叽叽喳喳的讨论着地球,是不是有碧玉无瑕的蓝天、一望无际的大海、浩瀚无垠的沙漠、枝繁叶茂的花草

这些对地球人类来说习以为常的‘常识’,却是这些孩子从未见过的奇景,就像城市出生和长大的孩子,根本分不清麦苗和杂草一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