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众臣讨伐靑苨

2020-03-18 作者: 亿万富翁
第491章 众臣讨伐靑苨

“霍领队,你还要抓我去见皇帝吗?”樊笙有些怯生生的坐在椅子上,双手止不住的发颤。

霍玉见了,微微叹了口气:“违反圣意该当何罪,相信樊大人也十分清楚。”

樊笙正要认命,却听霍玉再次开口说道:“不过樊大人今天的遭遇,我十分同情,既然厉大人敢在我面前保下你,相信他心中已经有了办法,能够两全其美,既不得罪皇帝,也不会让你受死。”

厉苏听到这话,忽的摆了摆手:“霍领队误会了,我可没有这么聪明,倒不如问问我家夫人,她肯定已经想好了退路。”

众人的视线看向了官妙妙,经过这几日的接触,樊笙也知道她机智过人,当下投去了求生的目光。

官妙妙先是鼓弄玄乎的看向房梁,随后眉头紧锁,给人一种无计可施的挫败感。

当他们都以为官妙妙也没有解决办法时候,才见她神秘一笑。

“霍领队,古往今来,皇帝最怕的是什么?是言论,言论可以致使人改变,即便是皇帝也逃不过言论的施压。”

“皇帝纵容靑苨,而靑苨得罪了众位大将,我们何不利用言论的压力,让这些大将出马,逼得皇帝改变口径呢?”

霍玉有些迷茫,开口问道:“你说的言论,是怎样的言论?”

“将这个消息给散布出去,靑苨的作为相信当朝的各位将军是绝不会答应的,他既要如此猖狂,那便给他最严重的打击,明日早朝之上,由你的父亲开口,引得其余大将纷纷追随,皇帝恐怕也不好再维护靑苨了。”

樊笙在这时插话道:“那我的事情,又该如何解决?”

官妙妙看了他一眼,笑道:“你的事情?你有什么事情?”

“皇帝要杀我,此事难道不算个事?”樊笙额头的汗水流到了下巴,颤颤巍巍的开口问道。

官妙妙抬起受伤的手来,对他说道:“我这伤势,是因为皇帝滥杀无辜导致的,他若是想要保留自己的龙颜,是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继续和你计较的。”

见众人皆是一脸疑惑的表情,官妙妙有一种所有人都是厉苏的错觉,怎么就说不明白呢!

“我的意思是,利用我受伤的事情,营造言论的压力。”

厉苏似懂非懂的点着头,看了一眼官妙妙的手背,低声问道:“你这伤口若是不及时处理,日后会不会留下一道疤痕?”

官妙妙闻言,伸手蹭了一把厉苏的脸,笑着不说话。

时间已完,御医感到翰林院,又被霍玉给遣返了回去,因为时间的缘故,霍玉面圣的时候,谎称樊笙逃出了翰林院,现下不知所踪。

皇帝虽然气愤,可也无可奈何,当下吩咐霍玉,要他彻夜搜查皇宫,直到抓捕樊笙为止。

霍玉领命,带着护卫军在皇宫内进行搜查,外人看来他们勤勤恳恳,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这不过是做给皇帝看的罢了。

次日早朝,厉苏和魏祥二人上朝,皇帝侧目看着他们,眯着眼冷哼了一声。

靑苨依旧没有上朝,他此时正忙着在镇子上欺压百姓,强制收兵,离攻打敌国的日子越来越近,他哪有时间见皇帝。

在一些地方官员与皇帝交代了当地民风之后,霍莒将军递上一份奏折,由刘玄交给了皇帝。

上面写着,靑苨蔑视皇威,以不正当手段威逼百姓投军,实乃罪大恶极。

皇帝皱着眉头看了一眼,便将奏折放在了一边,看着霍莒严肃的表情,皇帝捏紧了拳头。

“皇上,此事非同小可,靑苨当初是如何夸下海口,相信众臣都还记得,他蔑视皇威,拒绝您的援军,现下却是迫害百姓,逼迫百姓投军,如此一来,造成的影响,百姓们自是不会怪他,反而会怪皇上您啊!”

霍莒拱起手来,当着百官的面,大声说道。

因为他这席话,煽动了其余大将,顿时有几个将军走了出来,一同跪在了地上,请求皇帝惩戒靑苨。

皇帝摸了摸脑门,胸口有一股无名火在燃烧,他整张脸憋得通红,最后忍不住剧烈的咳嗽了起来。

多少人盼着皇帝退位,多少人盼着皇帝快点死。

皇帝咳嗽,又是多少人梦寐以求想看见的场面。

“皇上,您要保住龙体啊,靑苨的事情,实在是太过了。”就连一名文官也看不下去了,攥着手走上前。

其余的官员皆是议论起来,对靑苨的所作所为嗤之以鼻。

在这个节骨眼上,厉苏斗胆走上前,跪在皇帝的面前:“恕臣多言,靑苨收兵的镇子上,有翰林院进士樊大人的堂兄,此事臣早已与您禀明,请求您网开一面,念在那些百姓一生穷苦勤恳的份上,绕过他们一条生路。”

“就在昨天,樊大人突然惨遭暗杀,臣自是相信皇上是位明君,不会做出这等小人之事,一定是宫中还有靑苨的做细,还请皇上明察。”

厉苏言语中讽刺着皇帝,外人却很难听得出来,皇帝自己倒是明白的很。

“朕当然不会因为他的请求,就对他痛下杀手。”皇帝好不容易止住了咳嗽,有些气喘的说道。

“所以臣才认为,是靑苨在宫中留有做细,密切的知道皇上的行踪,每日见过何人,说过何话,樊大人才会惨遭暗杀。”

皇帝闭上眼深吸了一口气,随后让厉苏起身说话。

厉苏缓缓站起身来,眼神格外忠厚的看向皇帝,好似他刚才那番讽刺,只是无心之失。

眼下所有人的剑都指向了靑苨,纵使皇帝不愿惩戒于他,也不得不发号施令,让人将靑苨带回宫审讯。

这个结果,让霍莒等将军十分满意,他们纷纷往后退去,回到了众臣之间。

皇帝瞥了一眼厉苏,问道:“樊笙现下在哪?”

“臣也不知道,他逃回翰林院的时候,有一些人闯了进来,试图强行将他带走,臣的夫人在推搡中不慎伤到了手背,又因为夫人晕血,直到现在也还未苏醒。”

厉苏表情沉重,丝毫不像是说谎的样子。

此话一出,又是引得朝廷众说纷纭,刚才那开口的文官,再一次走向了皇帝。

“皇上,看来靑苨的确是在皇宫有人啊,他竟如此大胆,在您眼皮子底下杀人,实在是让人憎恨!”

皇帝避开了他炙热的视线,如坐针毡。

厉苏并未提及护卫军,替皇帝保留了颜面,这个举动,不知是好是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