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圈内震动,参加柏林电影节!(

2个月前 作者: 摇滚之星
第254章 圈内震动,参加柏林电影节!(

第254章 圈内震动,参加柏林电影节!(求订阅!)

林轩只在家里待了两天就回到了京城。

先跟圈内的朋友,广电的领导拜个晚年,送点礼物维系一下关系。

大年初四,他先后接到李杨和张一谋的电话,邀请他参加柏林电影节。

柏林电影节2月6号开幕,2月16号闭幕。

《盲井》和《英雄》都杀进了主竞赛单元,也就是说两个剧组都要去柏林。

林轩欣然答应了李杨的邀请。

《英雄》剧组里,他只是一名演员,还是男四号。

《盲井》剧组,他可是唯一的投资方,肯定跟这边的关系更亲近。

不过电影节持续时间太长,林轩打算中途过去。

先留在京城休息几天,把手头的琐事处理好。

没多久,内地两部电影入选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消息就传回国内。

林轩工作室趁机开始大力宣传。

直到这时,观众才知道林轩不仅投资自己演的剧,连其他影视剧也参与了投资。

更神奇的是这部电影入选了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观众,粉丝,以及圈内人士纷纷感慨,林轩的眼光还是一如既往的毒辣啊。

林轩又被电话轰炸了,许多圈内好友都过来询问。

《盲井》的热度开始飙升,观众都好奇,这究竟是部怎样的电影。

范小胖得到消息后,直接杀到四合院,想要跟林轩一起参加电影节。

“求求你了,你就带我去嘛。”

她拉着林轩的胳膊,一脸苦求道。

林轩拉着她的手坐下。

“两部电影你都没参演,这时候去电影节露脸算是这么回事呢?”

“管它怎么回事呢,那可是欧洲三大电影节哎,我做梦都想去。”

“乖,别闹了。这时候去,就算伱在红毯上出了风头,观众也会看不起你,还会骂你是毯星。”

这个词现在还比较新鲜,小胖疑惑的问:“什么叫毯星?”

“就是没有作品,硬要蹭红毯的明星呗。”

闻言,小胖皱起眉头,估计觉得这个词不怎么好听。

林轩趁热打铁:“蹭红毯有什么意思,要去咱们就带着作品去。你放心,这一天不会太远的。”

“电影节参展的电影大多是文艺片,你……”

小胖喵了他一眼,意思很明显。

你拍的都是商业片,拿头参加电影节啊。

没办法,林轩只能把未来几年的发展方向告诉她。

一部《英雄》打开了内地商业片的大门。

从今年开始,每年都有无数大片上映。

所谓大片,就是高投资,高回报,顶级的演员,顶级的导演,以及顶级的剧组。

所有关于电影的相关配置全都拉满。

林轩要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拍几部有口碑有票房的作品。

跟内地几位知名大导演斗上几个回合,在内地影坛留下自己的名字。

等年长几岁,再去考虑文艺片,现实片,冲奖片。

他今年才23岁,时间还早,不用着急。

“啊……那得等到什么时候啊。”

小胖哭丧着脸。

她喜欢商业片,喜欢赚钱,但奖项的诱惑力,对每一位演员都是致命的。

“这两年先把内地市场啃下来,等跟华谊的合同到期,就是我走出国门,大展拳脚的时候。”

“合同到期!”

小胖掐指一算,也就剩下两年多了。

“好吧,那到时候。”

“放心,肯定忘不了你。”

………………

解决好范小胖的问题,林轩抽空跟陈虹见了一面,了解电影《黑暗面》的进展情况。

电影主要场景是一栋堪比庄园的别墅,而且不能是新建的别墅,必须要有年代感,要有那种老钱风。

陈虹为这事忙活了很长时间,在全国各地考察了上百家别墅和庄园。

最终在魔都找到了一家符合条件的,林轩跟陈虹立马飞往魔都。

房子位于民国时期的法租界,是法国人建的,风格也是传统的法式风。

建筑整体保存完好,经手的几位主人都对它爱护有加,又经过好几次修缮,甚至可以领包入住。

房子的主人不在家,陪同参观的是销售人员,这房子现在要挂牌出售。

陈虹的意思是,如果觉得合适,可以直接把房子买下来。

林轩在别墅里转了半天,对它还是很满意的。

接着他跟销售详细了解房子的租售价格,以及改造情况。

别墅年代久远,属于文物保护建筑。

就算把房子买下来,也只能进行内部装修。

外墙,阳台等地方是不允许改动的。

房子整体售价是800万,算上外面的花园,占地面积有1500平米。

地理位置极佳,未来有很大的升值空间。

下午,林轩请了专业验房师过来,将房子里里外外都检查了一遍。

除了基础设施老化,房子整体没有任何问题。

只要重新装修一下,就是一栋顶级奢侈豪宅。

既然房子没问题,当晚林轩就安排公司的人过来签合同。

至于价格嘛,房主咬的很死,磨了半天嘴皮,也只还了20万。

“他知道你是大明星,手里有钱,所以咬死不肯让步。”

陈虹小声跟他说。

林轩无所谓的笑了笑。

房主可能不亏,但他绝对血赚。

产权到手,剧组就开始对房屋进行改造。

至于整体重新翻修,得等到电影拍完。

…………

次日,林轩带着王保强飞往柏林。

这是他重生以来,第一次踏出国门,整个人都很兴奋。

2月11号上午,飞机降落柏林机场。

李杨亲自开车过来接机,还雇了一辆车

“李导,你在柏林混了这么多年,就开这个车?”

李杨摸了摸方向盘上的车标。

“奔驰哎,档次不算低吧,”

“你可别糊弄我,奔驰也分高中低档呢。”

他这辆奔驰,也就是德国出租车的水平。

李杨不好意思的笑道:“囊中羞涩,只能买便宜的,这辆车就日常代步用。”

“等电影卖出去,你就能换车了。”

“哈哈,有这钱买车,不如拍电影。”

林轩给了他10%的利润分成。

所以李杨无论拍戏,还是跑电影节,都非常有动力。

开车来到酒店,三人在房间里聊起电影的情况。

《盲井》虽然入选主竞赛单元,但对于一部来自遥远东方的小成本电影,老外并没有很在意。

逼得李杨把电影的海报印出来,在电影节现场发给所有参会的嘉宾。

林轩听的直摇头。

这也太寒酸了,还好当时没来,否则得跟着他一起丢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

经过多日的努力,《盲井》吸引了不少观众,并且收获不少好评。

李杨在柏林有些人脉,根据这些人的口风。

他预感《盲井》拿奖的几率不小,但为了防止空欢喜一场,他没有对外说。

林轩对他的做法很赞同。

奖项没捧到手之前,还是低调点好。

就算是他,也担心蝴蝶效应。

中午,林轩请两人吃了顿饭。

品尝了德国特色美食——香肠。

林轩和王保强都感觉味道很一般。

等他离开酒店,王保强去房间休息,林轩坐电梯去楼上,跟《英雄》剧组汇合。

他们这边就气派多了,直接包机过来,所有演员和工作人员都住豪华酒店。

来到电影节,根本不用老谋子宣传,他的电影向来颇受关注。

“张导,李哥……”

来到导演房间,林轩跟几位主演打招呼。

“真没想到,你小子投资电影的眼光这么好。

《盲井》我看了,电影拍的不错,拿奖的希望很大。”

一见面,张一谋就逮着他夸。

内地每年产出这么多电影,但能拿到电影节展映的屈指可数。

更厉害的是,导演李杨在这之前,根本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

张一谋是真心佩服他的眼光。

沙里淘金,居然真被他找到了。

“呵呵,张导谬赞了,我也是看了原著才决定投资的。

小成本电影,投资额不算大,原本就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

章紫怡插嘴道:“不过电影尺度有点大啊,我担心内地审核不过。”

“尺度还行吧,剧本审核已经通过了。”林轩随口道。

闻言,在场几位演员都震惊了。

内地审查制度,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开放啦。

还是你林轩结识了什么不得了的人脉。

所有人中,只有张一谋没有惊讶,而是意味深长的看了他一眼。

林轩这话明显是在说谎。

内地审查制度如何,别人不清楚,他张一谋能不清楚嘛。

林轩肯定在背后搞了些小动作。

他猜《盲井》一定是拍了两个版本。

一部拿到电影节首映,另外一部则是内地特供版。

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很多进口大片,或者知名导演都干过这种事,就连观众都习惯了。

第二天,李杨开车过来接他。

三人一起前往电影节,感受一下现场氛围。

电影节众星云集,但林轩几乎都不认识,还得李杨帮忙介绍。

林轩在系统空间学习过英语,除了刚开始的介绍,剩下的他都可以应付。

老外还惊讶于他的口语怎么这么好,一点口音都听不出来。

林轩跟这些人侃侃而谈,李杨和王保强则是一副见了鬼的样子。

“林导,你是不是在国外留过学?”

“李导,全国人民都知道我的家庭情况,你这问的不是废话嘛。

口语是我自学的,而且除了英语之外,我还会日语,韩语,德语,法语,俄语,意大利语。”

“所有语言都说的这么好?”

李杨感觉今天真的见鬼了。

“那当然不可能,英语是国际语言,所以下了苦功夫。至于其他语言,仅仅只是日常对话的水平。”

闻言,李杨松了口气。

日常对话的水平虽然也挺困难的,但并不算稀奇。

如果七八种语言,都能达到母语水准,那林轩拍电影当演员,还真是屈才了。

其实语言是所有学科中最简单的。

别说现在了,就连民国时期,都有不少掌握多种语言的人才。

三人在电影节逛来逛去,还看了两部电影。

等下午准备离开的时候,有不少演员导演主动过来跟林轩打招呼。

一边说,还一边用手比划。

打听过后,林轩有些哭笑不得。

这些人大多刚从《英雄》展厅出来,对他饰演对长空印象颇深,那一杆银枪刷的太帅了。

就连身旁的王保强也有不少人认识。

虽然他在《盲井》里只是男三号,但却是整部电影最核心的人物。

老外跟他打招呼,保强只会sayhello,紧张的拽着林轩让他帮忙翻译。

这次电影节之行收获颇丰。

傍晚,三人在外面吃过晚餐回到酒店。

“好消息,今天遇见了几个有意向的买家,价格还在谈。”

电影节不仅是过来参展颁奖的。

毕竟能得奖的电影,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对于绝大多数电影来说,它们参加电影节是为了交易。

有买方,有卖方,大家都在互相寻觅,互相试探。

整个电影节就像一场电影交易会。

听完李杨的话,林轩分析道。

“《盲井》大概率获奖,这消息不仅你我,很多人都知道了。”

“我猜也是。你是投资人,你说该怎么办?要不要提前出手。”

李杨心里又是激动,又是紧张。

他吃了这么苦,受了这么多罪,终于到了快要开花结果的时候。

但是跟片商的谈判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如果现在出手,无论结果如何,他都可以落袋为安。

可如果《盲井》获奖,那就亏到姥姥家了。

“我建议拖着,一直拖到颁奖结束。”

犹豫片刻,林轩给出他的意见。

说白了就是赌一把,赌《盲井》能像原时空那样获奖。

“好,那就等到颁奖结束再说。”

李杨咬咬牙,决定玩一把大的。

…………

时间一天天过去。

林轩在柏林的生活很悠闲。

白天跟王保强在城市里闲逛,看看历史遗迹,国会大厦,逛逛博物馆。

晚上跟章紫怡探讨宇宙生命的起源。

这期间,参赛电影被评委分类观看,并进行讨论和打分。

电影节大奖向来竞争激烈,没几天时间都商量不出结果。

2月16号,柏林电影节闭幕式。

林轩和王保强跟着李杨前往颁奖现场。

走红毯的时候,李杨让他走在最前面,算是充当剧组的门面。

否则就这三瓜两枣,气势明显不足啊。

这一改变的确有效果。

林轩身穿黑色定制西装,昂首阔步的走上红毯。

他的相貌和身材经过系统改良后,已经达到了统一东西方审美的门槛。

最关键的是,林轩身上气质独特,笑容中洋溢着自信。

红毯四周的摄影师被他吸引,纷纷按下手里的快门。

反观那些国外的毯星,就算赖着不走,摄影师也不想浪费胶卷。

剧组用正常的速度走过红毯。

除非遇到摄影师喊他们拍照,才会停下脚步给他们拍几张合影。

来到采访区,李杨用流利的德语介绍了这部影片和剧组。

尤其点名林轩,说他慧眼识人,在看过剧本后就决定投资这部电影。

如果没有他,这部电影就无法面世。

虽然这都是实话,但当面这么夸,林轩还有些不好意思。

闻听此言,记者又把话筒递给林轩,问了他几个问题。

比如为什么愿意投资《盲井》?

对接下来的奖项,有什么期待?

跟李莲杰合作,有什么感想?

林轩自然是侃侃而谈,没有紧张胆怯,也没有高傲自大。

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彰显着大国风范。

采访结束,李杨和王保强纷纷竖起大拇指。

林轩这气场真是太顶了!

(本章完)

关闭